检验:是确定和检查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技术标准,并由国家检验机构判定其合格与否。根据科技部2007年7月6日第13/2007/QD-BKHCN号决定,列入“强制检验设备清单”的计量器具必须接受检验。计量器具检验由计量检验员按照检验程序进行。经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将由国家计量管理机构或授权的国家检验机构加盖检验印章或颁发检验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校准 :测量仪器校准是在测量与测量仪器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联性。校准并非强制性要求。客户根据校准结果决定设备是否可用。校准和验证的技术本质相同:都是将测量仪器与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其误差以及其他技术和测量特性。
校准和检定的技术本质相同:都是将测量仪器与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其误差以及其他技术和计量特性。区别在于,检定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校准是自愿的。
校准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的测试,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功能符合制造商要求的标准。
2. 为什么需要校准机械/设备?每种设备都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要求。校准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也是证明设备符合生产要求的唯一方法。
3.越南有哪些组织和机构负责机械/设备的校准?目前,越南有许多组织和机构负责机械/设备的校准,例如:Quatest 1、Quatest 3、3D Calibration 、建筑科学技术学院、VMI(越南计量研究院)、国防部下属的Center 2……
4. 校准机械/设备时应遵循什么标准?所有机械/设备在校准时必须符合 ISO/IEC 17025: 2005 标准。
5. 什么是认可?认可是由第三方保证某个组织、机构或公司有能力进行校准。
6. 什么是认可机构?有权授予认证的认可机构包括:ILAC-MRA、ISO International(美国-NQA)、NIST Traceable、TUV(德国)、A2LA(美国)、ACLASS(美国)、 APLAC (亚洲)、STAMEQ & VILAS(越南)、 AOV (越南)
7.什么是认证?
认证是证明设备符合主管组织要求的标准的文件。
8. 一个公司的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什么?
公司的所有生产设备或产品必须始终符合国际标准。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旨在建立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的示值与标准所对应的示值之间的关系。校准结果记录在通常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声明的文件中。
从技术上讲,校准的本质是将测量仪器与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误差和其他技术和计量特性。
校准是将测量单位的量值从最高精度的标准转移到普通测量仪器上,以保证所有测量仪器达到所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校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是指测量结果或标准值的属性,该属性可以通过具有特定不确定度的、空间上连续的比较链,与规定的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建立关联。连续的比较链称为可追溯性链。
描述标准化本质的图表也为我们展现了标准可追溯性的具体图景。所有测量仪器和标准都被置于标准可追溯性链条的相应环节中。最终的结果是,它们都与国家标准直接或间接地关联(比对)。
检定是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或法定授权的机构)为确定和证明计量器具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进行的所有活动。
从技术角度来看,检验与校准的基本内容相似。都是将测量仪器与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其误差及其他技术测量特性。然而,检验与校准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执行技术操作后,必须将所得结果与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测量仪器是否适用。只有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才能获得检定证书或在测量仪器上加盖(印刷、粘贴)检定标志,以确认其合法使用或流通;不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将不得流通或使用。
因此,检定是国家计量法规定的计量器具管理措施,由国家计量管理机构实施,对列入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具有强制性,目的是保障大家和全社会的安全和共同利益。
校准是所有生产、经营和科研机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和技术,以了解测量仪器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的状态,从而及时采取适合其生产、经营和科研目标的处理和校准措施。
为了保证经济性和可靠性,必须选择适合对象和校准要求的标准。通常,标准的误差与校准对象的允许误差相比越小,结果越可靠。但是,如果标准太精确,则既不必要也不经济。因此,在校准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标准的误差和校准对象的允许误差之间选择一定的比率,以使之合适。对于每种类型的测量仪器,该比率可以是1:3;1:4;1:5。在标准和被校准测量仪器的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1:2的比例,它们的准确度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
但当需要建立测量仪器修正数表时,考虑选择标准的依据将不再是如上所述的允许误差,而是该修正数所要求的准确度。
如果标准附有正确数表,则评价和选择该标准的依据不仅是该标准的准确度水平和等级,还包括这些正确数的准确度。
每种校准方法都有各自的精度、可靠性和使用范围。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校准方法。
+ 直接比较法校准
该方法就是将需要校准的测量对象或测量仪器与标准测量对象或测量仪器直接进行比较。
对于测量物体,此方法校准快速简便,但精度较低,且只能直接比较测量长度的物体(尺、卷尺)、测量容量的物体(量筒、量瓶等)。
对于测量仪器而言,这种方法非常常用,即用待校准的测量仪器和标准测量仪器同时测量相同的量。确保它们测量相同的量非常重要。例如,将多个待校准的温度计和一个标准温度计放入恒温器中时,如果恒温器中的温度不均匀,则结果将无法反映温度计的质量。
+ 使用比较工具校准测量物体
该方法的内容是通过比较装置将被校准物体与标准物体进行比较。
在质量计量领域,常用的比较仪器有标准秤(用来校准砝码);在电工测量领域,常用的比较仪器有直流和交流测量电桥(用来校准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物体)。
该方法的准确度取决于比对仪器的测量特性,主要是标准测量对象的准确度、比对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比对仪器的灵敏度必须足以检测出小于标准测量对象允许误差的被测量的变化。
比较装置的各部件如两平衡梁之间的比值、直流与交流电桥各支路之间的比值等都必须足够稳定,以免影响被比较对象的比较过程。
该方法的内容是利用需要校准的测量仪器去测量标准物所代表的量,或测量一个将与标准物进行比较的中间量。例如,用标准板校准游标卡尺,或用补偿器校准电压表。
用此方法校准时,如果标准测量对象是一组测量对象,人们常常调整这组测量对象,使被校准测量装置的指针停在规定的刻度上。例如,用标准电箱校准欧姆表,标准电阻箱上读出的数值即为欧姆表读数对应的实际电阻值。
以上校准方法称为全面校准方法。对于结构复杂、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测量仪器,人们也会对每个部件分别进行校准。当无法进行全面校准或需要调查每个部件的损坏和误差时,则采用部分校准方法。
校准时,根据测量仪器的精度等级、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校准要求,必须根据上述原则和特性选择标准和校准方法。通常,这些问题在针对每种特定类型测量仪器的校准方法的文献和文本中都有指导。
校准报告是记录校准过程中数据和结果的文件。这是一份重要的技术文件,是评估和分析校准结果的依据。校准员必须完整、清晰、如实地记录数据,不得随意丢弃其认为不合理的数据。在分析和处理数据时,可以不使用与收集到的全部数据相比明显不合理的数据,但必须确保其在必要时仍可再次读取。
校准记录通常记录以下内容:
– 计量器具的标志,如:名称、序列号、制造地点、使用地点……
– 测量仪器的技术和计量特性;
– 标准和辅助设备的名称和特性;
– 校准的环境条件;
– 校准期间每次单独测量的结果;
– 数据处理结果;
– 测量仪器的最终评估。
– 执行校准的地点和人员。
校准报告表格通常出现在与每种特定类型的测量仪器相对应的校准方法中。
校准图展示了将单位从标准转移到测量仪器的手段、方法和精度。这些图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层次图。
图表的内容通常包括文字和图画,其中图画是主体部分。
图中,标准和测量仪器的名称及其计量特性(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误差)以矩形框表示。校准方法(将标准与测量仪器进行比较的方法)的名称以圆形或椭圆形框表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单位转换关系以连接线表示。
图纸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区间数对应单位传动级数,最上方的区间代表最高标准,下方的区间代表次高标准级数。最后一个区间水平展示整个测量仪器,从左到右,精度依次递减。